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浓度是继溶质质量分数以后学习的一种溶液的混合程度的表示方法,主要内容有: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单位和计算,质量分数、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的综合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重点在于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以及误差分析:

        1、实验原理: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为: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2、实验仪器:容量瓶(注意规格)、托盘天平(固体配制溶液)或滴定管(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量筒(用于量取溶剂)、烧杯(溶解)、玻璃棒(搅拌、引流)、胶头滴管(用于定容)、药匙(溶质是固体时使用)。

        3、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或稀释、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

        4、误差分析:一般根据公式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判断,即分析实验操作对变量n和V的影响。其他正常时,凡是使m或n增大的因素,则使c偏大,反之,使c偏小。凡是使V增大的因素,则使c偏小,反之,使c偏大。例如: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使溶质损失,所以会使c偏低;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补加少量蒸馏水,将使得溶液的总体积偏大,也会使c偏低。


常见考法

        本部分知识经常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化学计算出现,考查的内容有: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转化。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则主要以实验探究的形式出现,可以考查基本操作、实验步骤、仪器的使用以及误差分析


误区提醒

        1、注意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关系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组成微粒的某量=对应物质的某量×物质组成中该微粒的数目。

        2、注意实验情景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时,一要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二是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容量瓶规格与实际配制溶液体积的关系。

        3、单位运算在概念理解及应用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一是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匹配;二是注意从单位运算入手,能简化解题思路,快捷求解。

        4、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 俯视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典型例题】

例1、已知某饱和氯化钠溶液体积为VmL溶液密度为d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溶液中含NaCl的质量为mg。

  (1)用w表示在该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____。

  (2)用m、V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

  (3)用w、d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

  (4)用c、d表示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

解析:本题没有给出具体数值,只给出抽象符号。解题关键是:一要准确把握饱和溶液溶解度、质量分数的本质区别和相互联系,二要理解密度是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相互换算的桥梁。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