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本专题紧扣人地关系的主线,突出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该专题的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而且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本部分内容主要考点有: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干线等的影响;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旱涝、台风、寒潮和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等。


常见考法

      ①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地表形态对聚落、交通于线等的影响,如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第9题、全国卷6—7题;

      ②以综合题形式考查各种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如2011年高考全国卷第36题、海南地理6—7题;

      ③以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如20l1年高考江苏地理l—2题;

      ④以图示判读形式考查自然灾害,如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2—3题。


误区提醒

        在学习时要注重对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问题时要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地理事件,充分认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特别注意地形对交通线、聚落的影响,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和自然灾害的分布与危害等。

(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39题)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三: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我过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向上,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6分)

  

材料四:

亚马逊河河河口位置(图13)

 

(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材料四,分析亚马逊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原因。(6分)

(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8分)

【解题探究】本组试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中的能源资源形成分布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3小题主要考查燃烧化石能源对人体的危害。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会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这些酸性气体会产生酸雨,使河湖水酸化,危害人体健康。通过分析题干中数码框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答案。

第4小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形式——潮汐。潮汐潮位的高低与河口形状、风向及河水顶托作用有关。亚马孙河河口口大内小,涌入河口的海水较多,河口变窄使潮位抬高;亚马孙河河口位于赤道附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加剧了潮势。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径流量大,注入海洋的河水较多,与自东向西流的海水形成顶托之势,从而抬高潮势。

第5小题主要考查风能资源。风能资源丰富说明风力强,主要考虑大气运动情况及地形的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受冬夏季风、热带气旋影响风力较大;另外,滨海地区海陆风作用明显;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对风的阻挡作用较小。

【参考答案】(3)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分),酸化(2分),呼吸(2分)。

(4)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 推高(2分)。河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流方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2分)。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

(5)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2分)。纬度低,热带气旋频繁(2分)。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海陆风)(2分)。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对风力削弱作用小(2分),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得分要诀】地理关联图判读。第三小题就是一幅地理关联图,这是一种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的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它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征。许多同学遇到此类读图题不知从何入手,若是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可以采用关键环节法和代人尝试法,这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本图关系不复杂,按照箭头指向根据各个环节依次推理即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酸性气体有二氧化硫、碳氧化物等,他们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落入湖泊导致湖水酸化,进而危及人体健康;酸性气体残留大气中通过人体生理活动——呼吸作用吸入肺部,刺激呼吸道,危及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