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唱到:“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这说明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因此,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对待一切事物。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方法论意义)。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三个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常见考法
近几年高考在对本知识点进行考查时,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等考点考查较多。题型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复习备考时,要从整体上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学会运用联系的客观性分析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的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等问题。
误区提醒
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吗?
分析:这是学生在学习人为事物的联系这一知识点时容易出现的误区。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人们改变客观条件,形成的新的联系。因为它是人通过实践(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活动形成的,形成后独立于人的意识,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所以还是客观的。
【典型例题】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说明( )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B.人们可以任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答案:C
解析:事物之间有直接联系,但有的事物之间仅有间接联系,A错误;B的说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的说法否认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事物的联系。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