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依靠个人出资能兴建吗?那么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依靠谁的投入呢?只能依靠国家财政。南水北调工程所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如何实现的呢?国家财政通过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实现。国家预算: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 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决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财政预算包括财政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我们首先了解财财政收入的来源:税,利,债,费。最主要来源于税收,占财政收入的90%。

        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那么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有哪些呢?有(1)基础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重要因素:分配政策(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等方面。 财政除了在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外还有那些作用呢?概括如下:(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如两会特别报道关于中央财政预算用于民生的支出情况(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南水北调东中西三线工程图片和总投资数额。(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的作用。如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措施。


常见考法

      近几年的高考中,对本知识点的考查较多,主要集中在对财政的作用,影响财政的因素,税收的作用等知识点的考查上,其中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都是高频考点。本考点的题型兼顾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集中在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上。

      复习备考时要掌握财政的来源和用途,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并能结合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记忆税收的作用等知识。


误区提醒

      国家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吗?

      分析:财政收入在国家的经济建设等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同学会认为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对这个观点,应该辩证地认识。

    (1)随着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财政收入越多,则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支出越多,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2)但实践证明,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相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因此,国家应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笼统地认为国家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典型例题】

      2013年7月份,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速均值为2.8%,较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6月CPI同比增速2.7%有小幅上升。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政府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和措施是(    )

      A.削减行政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B.增加国家税收,扩建公用设施

      C.减少国家税收,减持外国国债

      D.增加财政支出,刺激需求增长

      答案:A

      解析:出现通货膨胀,意味着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国家宏观调控应以抑制需求为主。为此,财政政策和措施主要是增加税收,减少开支。A项符合题意。B项中“扩建公用设施”会增加财政支出,扩大总需求,不符合题意。C项中“减少国家税收”,D项中“增加财政支出”等,都不利于控制通货膨胀,应排除。另,C项中“减持外国国债”是应对相关国家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措施,对控制国内通货膨胀没有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