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中,经过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经过相互借鉴和融合,我们的文化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也就是说文化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进行创新,即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对待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问题上,既要防止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倾向,又要防止“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常见考法
近几年课标高考对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等考点均有考查,题型兼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复习备考时,要掌握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意义,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文化创新上要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并能把教材基本理论同具体文化现象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误区提醒
只要进行实践,就能实现文化创新吗?
分析:有些同学在学习文化创新的时候,会认为“只要进行实践,就能实现文化创新”,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要实现文化创新就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就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要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创新。
因此,认为“只要进行实践,就能实现文化创新”的观点在文化创新的途径问题上的观点是片面的,忽略了进行文化创新的其他重要途径。
【典型例题】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答案:B
解析:杜甫是“大地诗人”就在于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所以,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获得了永恒。B符合题意。A说法绝对,C、D与题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