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换绑成功
更新时间:2025-02-06 09:50:47 围观:2227 收藏
所谓按大类招生,简单来说就是按学科大类招生,高校将相同、相近的学科门类,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直接按照专业大类的名称来填报志愿。
例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统一以“植物生产类”招生,考生若想选择其中某一个专业,填报时只需填上“植物生产类”即可。
不过需要强调提醒的是,同样名称的大类,在不同学校所包含的具体专业仍会有所差别。学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仔细核对招生章程,确保选择的专业大类与自己想读的目标专业一致。
考生通过大类招生被高校录取之后,在本科阶段前两年(或一年)先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二或大三时再根据学校要求、自身兴趣、专长和毕业前景,在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中再选择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
另外,各大学会根据本校的教学资源储备、学科建设方案、专业布局特点、院系建制规划、学业管理办法、就业趋势研判等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内,不同专业大类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规章制度等也可能有所区别。
1、按学科招生
这是目前多数高校实行大类招生的主流模式。每个专业大类内所包含的专业一般具有学科相近性,把一些特点相似或属性相同的系、科或专业方向合并起来招生。等大二或大三时再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具体专业课程学习。
2、按院系招生
按院系招生的高校,一般是一个学院或系,按一个或几个大类招生。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成绩等,再在院系范围内选择具体想学的专业。
3、按特殊班型模式招生
还有一些院校采用“基地班”、“试验班”、“实验班”、“英才班”的形式进行招生,如北京大学“理科试验班类”,浙江大学“工科试验班类”(同一高校内很可能开设有多个名称相同但研究内容不同的试验班类别)等。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特殊班型都会按大类招生,不少高校的实验班或试验班是入校以后再进行选拔的。
实行大类招生,是高校积极探索招生途径及多元培养方案的一种基本策略。此举原本是希望能够给学生更多时间先了解大学课程,了解自身所长,再根据未来的职业规划去选择最正确的专业。
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被一些高校钻了空子,利用大类招生的噱头,将教学质量不佳、招生困难的部分冷门专业,同深受考生欢迎的热门专业强行捆绑混搭,以此提高学校的整体录取分数线。这样的做法,的确会给很多考生埋下报考“陷阱”,造成不小的困惑与担忧。
家长考生需要在做升学规划时仔细阅读高校招生简章,明确心仪院校专业是否存在大类招生,同专业组内其他专业是否能够接受等问题,提前规避填报风险。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高考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圈”,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手机号换绑成功
手机号换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