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圈 > 知识社区>新高考资讯 > 2025年将全面开启新高考,高中备考应着重养成这3种学习

2025年将全面开启新高考,高中备考应着重养成这3种学习思维模式

 更新时间:2024-12-31 15:20:35 围观:2842 收藏

在2024年的全国高考中,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顺利完成了“3+1+2”选科模式下的首次高考,正式宣告新高考改革政策成功落地,为近年来高考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迈出重要一步。


而到明年也就是2025年,又会有河南、山西、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等8省或自治区作为全国第五批试点地区将实施新高考首考,届时,除了新疆和西藏外,全国剩余29个省区市将全部完成新高考改革进程。


从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起,历经11年,共分五批次,跨越全国29省区市的新高考体系将基本形成,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方向的招考措施将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机制创新进入崭新时代。

(全国新高考改革5批次具体计划安排)


新高考不仅考察学生对书本内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视学生在书本外的综合素质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逐渐深入,过去的高考备考思路显然已不再完全适用,面对新高考,新高一高二及高三的学生应该尽早转变学习状态,努力养成和具备以下3种思维方式:


01复利思维

所谓复利思维,实际就像“滚雪球”,以持续微小的积累去形成未来巨大的知识收益,学会坚持,不要忽视任何知识细节,“积跬步至千里”,每天前进一点,整个学期下来就会有成效显著的进步。


首先,重视复习。日常的复习,看似微不足道,但长期下来,点滴知识便会构建成扎实的基础,从而保证接下来的学习事半功倍。


其次,善用错题。坚持记录错题也是复利思维的体现,长此以往,同样的错误就不会再犯,还能够举一反三,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最后,持之以恒,集腋成裘。在积累的过程中要遵循“先补短板”原则,也就是要优先保证弱势学科的学习时间,从而杜绝偏科,每门课程都尽量做到齐头并进,不留下明显的弱项科目。


02归纳思维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中,归纳都是一种非常普遍和实用的能力技巧,通过多种手段(观察、实验、分析、计算)发现个别事物间存在的关联,然后总结出其中原理。对于学习,经常下意识的强迫自己做总结,寻找解题规律,复盘解题过程,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网络,往往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取得成绩上的突破。


首先,构建学科整体框架。每一科目对照书本目录搭建大致的内容版块与学习框架。有了这个框架,我们便可对某一学科在高中三年里每个学期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了解,方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去强化、巩固和拓展。


其次,构建知识点具体框架并学着融会贯通。注重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层次性和逻辑关系,学会将知识点按照重要性、难易程度等维度进行排序,并梳理其内在联系,从而实现知识的灵活迁移和运用。


03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通常俗称的“倒推法”。从结果入手,倒推原因,有时候看似疑难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在做题之外,这种思维还可以运用到生活中。


比如制定学习计划,把一个大目标细化为多个小目标,具体到每天、每周、每月来逐级贯彻,坚持执行,把计划里的各项按时保质保量去完成,同时发现问题及时对计划进行修改补充。


此外再结合归纳思维,查漏补缺,及时调整计划内容,复盘计划执行中遇到的难点,做阶段性的回顾与梳理,优化时间分配,增加薄弱科目的练习,真正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内化掌握。


只要理解了这3种思维方式在学习备考中的作用,坚持养成并落实执行,一段时间后,相信是肯定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上所取得的显著提升的。



关注高考圈微信(vtstudy),与高考圈互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高考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圈”,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