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圈 > 知识社区>院校资讯 > 新“交通大学”来了!附其他8所情况盘点

新“交通大学”来了!附其他8所情况盘点

 更新时间:2024-12-18 09:30:21 围观:3391 收藏

近期,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发布了广州交通大学项目(新建校区)施工总承包招标计划。这也意味着,谋划多年的广州交通大学新校区,即将启动建设、正式开工。

据招标计划显示,广州交通大学项目总建筑面积560769平方米,其中新建校区建筑面积302321平方米。本次新建校区包含教室、实验实习用房、图书馆、教师公寓、后勤及附属用房、学术交流中心、平台连廊及架空层、地下停车库等。项目总投资19180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67226万元(新建校区113564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市本级基本建设统筹资金。

校园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部分约20万平方米,方案的总体规划一方面提取和延续广州航海学院老校区的环境基因,致力于统筹校区的功能需求、场地自然景观以及周围社区未来城市版图,另一方面以创新的规划设计理念建构一个可容纳10,000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综合性大学校园。


广州交通大学

2018年,广东省委明确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筹建广州交通大学。

2019年,广州航海学院成建制移交广州市人民政府管理。

2019年1月,根据《广州市教育局关于通报广州交通大学进展情况的函》,广州市政府正式批复广州交通大学选址在广州黄埔。

2020年,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交通大学筹建工作方案》,“广州交通大学(筹)”事业法人单位登记并挂牌,全面负责交通大学的筹建工作。2020年12月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推动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支持广州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将广州建设广州交通大学列入重点项目清单。

2021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快推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广州交通大学等高校。

2023年7月27日,广州市发改委在官网上发布了广州交通大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复函,原则同意了《广州交通大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所“交通大学”

目前,国内以“交通大学”命名的高校不多,仅有8所(独立学院不计),均为本科院校。

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这8所“交通大学”的情况吧。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大原名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多个源头之一,在第八年度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上海交大共有10个学科跻身世界500强,18个学科进入全球100强。

特色专业:王牌专业有电气信息类,土建类,机械类等。毕业就业去向也是比较多的,像电力电网公司、通信公司、汽车行业、医疗卫生等。

历史沿革:创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学,1911年更名为南洋大学堂,1929年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49年更名为交通大学;1957年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1999年,原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西安交通大学

985、211重点大学。位于陕西省会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的副部级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七五”“八五”重点建设高校,是中国三所开设少年班高校之一。

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力学等。

历史沿革:西安交通大学起源于1896年创立的南洋公学;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平铁道管理学校、北平邮电学校合并组建为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2000年西安交通大学与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创建于1896年,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


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有通信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交通运输、自动化等。


历史沿革:北京交通大学前身可追溯到1896年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历经铁路管理学校、交通大学北京分校、北京交通大学等办学时期。

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70年恢复使用“北方交通大学”校名,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协同创新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交通运输工程是经过专业认证、就业率能够达到百分百的专业,在全国的排名位列第一。

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有土木工程、铁道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等。

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校部分系科师资调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据中央建设“大三线”精神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迁成都。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的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重庆市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发起成员,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

特色专业:学校的特色专业有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工程等。

历史沿革: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川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刘伯承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

1960年,组建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四川大学工学院,后发展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后并入武汉理工大学)水工系相继并入。

2006年,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国家批准在重庆交通大学设立“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011年2月,国家批准在重庆交通大学设立“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月,国家批准在重庆交通大学设立“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至此,学校传统优势的“路、桥、水”三大主干学科均拥有和依托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


兰州交通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中俄交通大学联盟”高校成员,是为数不多的和轨道交通相关的学校,兰州交通大学的“好”更多地体现在就业上,学校铁路系统很有影响力。

特色专业:学校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其中优势专业有铁道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等。

历史沿革:1896年成立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1909年成立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58年,铁道部决定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兰州铁道学院。

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机械5个系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由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迁入兰州。

60年代,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老一辈教育家们带领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在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们建校、爱校、荣校的智慧和情感开启了兰州交大的第一个甲子岁月。

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

特色专业:学校特色专业有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交通运输、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

历史沿革:1956年,学校应我国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需要而创建,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2004年5月,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特色专业:学校优势专业包括交通运输、自动化、土木工程、电气等。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

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华东交通大学是江西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建设大学,首批全国高校创新创业50强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学校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的研究型大学,学校有多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



关注高考圈微信(vtstudy),与高考圈互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高考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圈”,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