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号换绑成功
更新时间:2024-12-11 09:43:12 围观:3265 收藏
今年,“985高校”之一的四川大学对外公示拟将一次性撤销31个本科专业点,如此大规模的撤销专业设置,在国内高水平院校中并不常见,由此引发了部分考生对于自身专业前景的担忧。
尤其不少文科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市场营销、服装与服饰设计、英语、商务英语等,近些年始终都是撤销布点数量较多的专业类别。再加上整体经济形势的动荡,使广大文科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甚至出现了“文科专业都是低端服务业”、“应取消目前80%的文科专业”等较为极端的观点。那么文科专业究竟该如何选择,文科生就业到底还有没有出路?
事实上,关于专业撤销,完全不必过于担心,尽管近些年专业撤销布点数量逐渐增加,至2023年已达到惊人的1670个,但同时每年也都会有新专业不断产生,这些都是为响应教育部于去年颁发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改革方案》所做的优化整合。考生只要做好自己,多关注目标院校的专业调整动态,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就可以。
而关于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诚然,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相比众多理工类专业,文科专业在岗位选择、薪资空间、职业规划方向上均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但这并不代表学文科就没有出路,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不应对文科专业一概敬而远之,相反,不少文科专业近些年依旧热门,且在毕业生群体中拥有不错的就业满意度。
适合文科生报考的15大专业
根据阳光高考网发布的毕业生数据,并参照就业蓝皮书中提到的文科专业就业情况,选取了其中15个毕业生月收入及就业满意度都相对较高的文科类专业方向(部分专业对文理科生均开放报考),可供文科生在志愿选择上进行考量。
综合各方面的数据及信息反馈来看,财务管理、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4大专业,目前可以算是文科类众多专业中最核心同时也是最具就业竞争力的专业。从院校设置数量上看,开设这4个专业的院校都在600所以上,也就是说全国近半数的高校本科都拥有这4门专业。
另外这4门专业的就业范围相对较为广泛,像与财务管理、会计学相关的岗位是任何公司或机构日常运营中都必不可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可以尝试一切和文字打交道的岗位,法学相关的如律师这一职业社会认同度高,业务范围可涵盖其他所有行业领域,同时报考公务员进入国家公检法机关工作也有一定优势。
而从薪资的角度来看,虽然文科类专业整体月薪跟理工类专业动辄7、8千甚至破万相比,确实存在不小差距,但像金融学、法学、环境设计、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会类等相关专业,也是有机会去获得一份不错的薪水报酬的,平均月收入能够达到或超过不少理工类专业。还有,像律师、会计师、环境设计师等职位,前期或许薪资不高,但随着工作经验与人脉资源的累积,后面到达一定年限后,薪资上升空间会非常巨大。
除以上这几个老牌的文科类强势专业外,体育教育专业无论在薪资水平还是就业满意度方面都能名列前茅,可谓一大惊喜。随着如今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人们对自身外在形体塑造的重视,各类健身项目、体育运动的普及愈发深入,因此全社会对体育教育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呈现出旺盛态势。
不仅如此,这类行业的从业者往往拥有相对宽松且纯粹的工作环境,使个人兴趣与职业发展能够良好融合,一边工作赚钱一边强身健体,再加上较为灵活的上班时间,共同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在就业满意度方面收获非常积极的评价。
其实还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教育类相关专业也是如此,之前有专门讲过公费师范生报考的火热现状。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小学教师)这类职业尽管目前薪资水平普遍偏低,但贵在工作环境更为稳定纯粹,岗位压力没有那么大,加之每年还有固定的寒暑假休息,只要对追求高薪没有太强烈意愿的话,教师一行还是很受部分毕业生欢迎的。
用文科思维去拥抱理工科专业
在当前整体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就业压力日趋增大的背景下,出于实用主义的角度去探讨未来就业择业的发展方向固然有其合理性。目前国内院校的部分文科专业确实存在人才培养质量未能达到市场所需标准,毕业生数量与企业招聘岗位间供求失衡等诸多问题,但由此就贬低文科,大谈“文科无用论”,就显得有失偏颇,视野过于狭隘局限了。
实际上,有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没有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实则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五力”,即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而这些正是人文社科专业在授课过程中所主要强调的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同时也是不少企业在面试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主要考察和侧重的方面。
2023届的毕业生在步入职场近一年后也普遍发现,与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相比,雇主往往更看重员工对陌生领域的主动探索欲、谈判技巧、设计思维、难题解决以及系统评估等能力,这些能力对职场中的工作绩效及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也恰恰都包含了人文社科类专业所赋予的核心素养。
2018年斯特拉达研究所与劳动力市场分析公司Emsi联合发布的报告《为机器时代准备:未来工作需要人际+技能》认为,能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类“硬”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相结合(如道德+编程,情商+人工智能,价值判断+逻辑)的人,才是未来职场最需要的工作者。
所以,与其一味的唱衰文科,不如借着如今新高考改革的大潮,多探讨研究如何进一步将文理科各自的学科优势贯通融合,强化学科间的交叉培养,以文科的思维去领悟和掌握理科的技术,提高各专业毕业生的成才质量及就业适应度,才能做到人尽其用,真正为社会发展所需。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高考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圈”,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手机号换绑成功
手机号换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