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圈 > 知识社区>专业资讯 > 火爆的人工智能专业,究竟值不值得报考?

火爆的人工智能专业,究竟值不值得报考?

 更新时间:2024-12-11 09:40:44 围观:628 收藏

今年,北京市教委召开会议,正式对外宣布自今年9月新学期起,北京市所有市属公办高校将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持续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加快培养人工智能领域优秀人才。

如若进展顺利,在不久的将来,全国范围内也将陆续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教育改革计划。今后无论你是否学计算机专业,只要进入大学读书,或许就有机会接触、学习并掌握AI科技的应用方法。

当然,想要从事AI相关职业,深入了解探索AI这一领域的最顶尖知识和技术,仍需要报考真正的人工智能专业进行系统学习与研究。自2018年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以来,5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已有500余所高校开设了相关专业课程,虽然人工智能专业的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可谓非常迅猛,近两年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也始终是关注度较高的专业之一。

那么人工智能专业到底值不值得报?哪些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水平最高?人工智能专业又是否真的拥有广阔就业前景,毕业就能拿高薪?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理性看待和分析。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排名及评级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人工智能专业(专业代码080717T)确实值得报考,尤其对于学习成绩相对优异,特别是对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编程等相关方面比较感兴趣的学生而言,学习研究AI,既能发挥所长,又可以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变化,为未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我国目前在AI行业内的人才缺口达数百万,随着像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机器视觉、语言理解、大数据搜索与解析、程序设计等各种智能场景在日常生活中的渐渐普遍化,相关的开发、维护、管理等岗位都亟待扩充完善。另外随着AI的广泛应用,还可能会诞生一批新兴职业,成为未来的就业新趋势。

前文提到了目前国内已有500多所高校都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这其中有的教学质量过硬,可代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AI研究水准,有的则徒有虚名,尤其是一部分本科教育时间短,没有计算机相关专业硕博布点的民办院校,把计算机专业随便改个名,加点简单的AI课程,就对外宣称是人工智能专业,实际只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填报人工智能专业时切记不能盲目,一定事先对目标院校进行充分了解。

那么哪些大学目前在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拥有较高的科研专业水平呢,根据中国大学排行榜官网(CNUR)2024年最新发布的评级结果来看,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排名国内人工智能专业前五位,评级均为S(超一流本科专业点)。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则分列6-10位,专业评级A+,这10所大学都进入了全国前2%排名范围。

2024年全国人工智能专业评级前100位高校排名

(数据源自中国大学排行榜,仅供参考)

以上便是CNUR 2024年全国人工智能专业百强高校,若可以进入这100所院校的人工智能专业学习,相信是能够真正学到相关技术,对未来从事AI行业的工作有着极大帮助。

高难度高竞争,人工智能专业前景存变数

既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又有大量市场缺口,人工智能专业热度的持续走高,让不少考生趋之若鹜。诚然该领域确有不错的就业前景,但并非适合所有人报考,同时也并非选择了其他专业未来就完全无法胜任和AI有关的工作。任何学科都并非孤立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时也必须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才能展现引领时代变革的优势,所以是否选择报考人工智能专业,还是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慎重考虑,不可跟风,更不可强求。

首先人工智能专业的学习过程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有扎实优秀的数理知识基础做支撑,逻辑思维能力要强。此外还应有宽广丰富的知识面,如语言学、哲学、统计学等其他科学也是在研究AI时必然会涉及到的,因此若没有一定的领悟变通能力,亦学不好AI。

其次人工智能专业如今的火爆就必然意味着未来该行业严重的内卷现象,竞争压力肯定不会小,这一趋势现在就已初见端倪。很多薪资较高的AI从业者其实都是硕士乃至博士毕业,要经过长期辛勤钻研和付出才可能取得应有的回报,而大多数本科生相较其他专业的毕业者并没有多少薪酬优势,所以这个漫长又艰苦的培养过程不是每个人都熬得住的。

只有那些真心对数理知识感兴趣,学习能力过硬同时还善于钻研计算机程序的学生,才适合报考人工智能专业,其他学生仍应保持冷静,慎重考虑,不要轻易跟风去蹭AI的热度,否则非但搞不好AI,甚至还会丧失自己对学习的热情。

如果能力不足却又真的想学AI,不妨在大学四年中先选择一个软件工程、大数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积累相关知识的同时避开高压力环境。然后在大四考研时,再根据那时的情况决定是否往AI专业靠拢。

另外对于AI,在重视它的同时,也无需过于神化它,本质上讲,AI也仅仅只是一项工具,一种技能,和我们以前在工作中学习英语、学习Office软件、学习使用微信公众平台是一样的。已有不少的职场趋势研究报告指出,超7成的企业高管都认为,一个员工的软技能,远比会不会用AI更重要,他们更青睐那种“具备AI知识的非技术类人才”。

什么是软技能?其实就是指个人情绪掌控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对工作投入的热情,有没有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具不具备终身学习的习惯等,这些才是你在职场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怎样突破性的把AI技术与你本身所学专业相结合,是比单纯学习AI更有价值的创新。

免责申明:



关注高考圈微信(vtstudy),与高考圈互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高考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圈”,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