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圈 > 知识社区>院校资讯 > 交通类特色院校盘点

交通类特色院校盘点

 更新时间:2019-04-30 12:40:32 围观:1614 收藏

  一、原交通运输部直属高校(10所)

  (一)部委保留直属1所

  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

  源于1909年设立的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船政科,后发展为上海航务学院。1953年与发端于1927年东北商船学校的东北航海学院合并组建大连海运学院,同年发端于1920年集美学校水产科的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并入。1994年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交通运输工程获评B+;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B;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工商管理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法学。

  (二)组建(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

  1、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组建为长安大学)

  源于1951年在兰州成立的西北交通学校,1952年东迁西安,2000年与原西安工程学院(原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原隶属于建设部)组建长安大学,现为长安大学校本部(南校区北院)。

  双一流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获评B+;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获评B;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获评B-。

  国家级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

  2、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组建为武汉理工大学)

  前身为1946年国立武昌海事职业学校与广东省立潮汕高级商船职业学校(部分)合并组建的国立武昌海事学校。1949年更名为中南交通学院,1957年更名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1993年更名为武汉交通科技大学。2000年分属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原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武汉理工大学,是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

  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A+;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设计学获评B+;应用经济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

  3、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东南大学)

  2000年原东南大学与(铁道部)原南京铁道医学院、(交通部)原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国土资源部)原南京地质学校合并,成立新东南大学。其中,原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及原南京地质学校的部分学科、专业并入交通学院,组建成立新的交通学院。

  (三)划归省市直属6所

  1、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大学)

  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学校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外国语言文学获评B-;法学、电气工程获评C+;信息与通信技术、工商管理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航海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机工程、航运管理。

  2、长沙交通学院(组建为长沙理工大学)

  1956年交通部长沙航务工程学校创立,1971年更名为湖南省交通学校。1978年建立长沙交通学院。2003年与原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长沙电力学院合并组建长沙理工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土木工程获评B+;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获评B;电气工程、水利工程获评B-;应用经济学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能源与动力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交通运输。

  3、南通医学院(组建为南通大学)

  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基础医学获评B-;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C+;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临床医学、获评C。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

  4、重庆交通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

  1951年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为重庆交通学院,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6年更名重庆交通大学。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获评B;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交通运输。

  5、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组建为山东交通学院)

  学校的前身是1956年创办的交通部济南汽车机械学校,1988升格为济南交通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与中国重汽集团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山东交通学院,2005年山东水运学校并入。

  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土木工程。

  6、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现广州航海学院)

  学院的前身是交通部广州海运管理局创办于1964年的广州海运学校,1992年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广州航海分部合并组建直属交通部的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广州航海学院,隶属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构建了以交通运输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重点学科为支撑的航海类专业、港口与航运类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类专业、水运工程类专业集群。

  二、原铁道部直属高校(10所)

  (一)划归教育部直属2所

  1、西南交通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是我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校部分系科师资调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据中央建设“大三线”精神内迁四川峨眉,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总校迁往成都,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2000年由铁道部划归教育部直属。

  双一流建设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交通运输工程获评A+;土木工程获评A-;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获评B+;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获评B。

  2、北方交通大学(现北京交通大学)

  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1950年定名北方交通大学。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2015年威海校区获得教育部正式批复,招生专业主要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双一流建设学科:系统科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系统科学获评A+;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获评A-;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

  (二)组建(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3所

  1、长沙铁道学院(组建为中南大学)

  1959年以湖南大学铁道建筑系、桥梁与隧道系、铁道运输系为主体筹建铁道学院。1960年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成立,为“江南唯一,专业配套”的铁路专门院校,直属铁道部。2000年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中南大学。现为中南大学铁道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以及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轨道交通安全”、“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交通运输工程获评B+。

  2、上海铁道大学(并入同济大学)

  前身是1954年由苏州迁来的上海铁路通讯讯号学校,1958年改名为上海铁道学院,1995年与上海铁道医学院合并组建上海铁道大学,校本部设在上海铁道学院。2000年与同济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同济大学,校本部现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同时在原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的基础上恢复设立了“同济大学医学院”。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交通运输工程获评A-。

  3、南京铁道医学院(并入东南大学)

  前身为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医学院,1952年独立为华东军区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学院,1953年更名为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西迁西安,与原第四军医大学组建新的第四军医大学,其留在南京的师资设备等于1958年转建为南京铁道医学院。2000年与东南大学合并,现为东南大学医学院。

  (三)划归省市直属5所

  1、大连铁道学院(现大连交通大学)

  创建于1956年,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2000年由铁道部划转辽宁省。2004年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机械工程获评B;材料科学与工程获评C+;交通运输工程、软件工程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土木工程。

  2、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

  创建于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主干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而成,2000年由铁道部划转甘肃省。2003年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B;机械工程获评B-;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3、华东交通大学

  1971年国家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以及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南昌。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控制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获评B-;土木工程获评C+;信息与通信工程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4、石家庄铁道学院(现石家庄铁道大学)

  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1984年转属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2000年划转河北省,2010年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土木工程获评B+;交通运输工程获评C+;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5、苏州铁道师范学院(组建为苏州科技大学)

  原建设部直属的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铁道部直属的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于2001年合并组建为苏州科技学院,2016年更名为苏州科技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城乡规划学、获评B;土木工程获评B-;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C+。

  国家级特色专业: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三、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直属高校(3所)

  (一) 划归工业和信息化部1所

  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6年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退出部队序列。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电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发展为国防科技大学)。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校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双一流建设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船舶与海洋工程获评A+;控制科学与工程获评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马克思主义理论、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获评B;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B-。

  (二) 归省市直属2所

  1、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现江苏科技大学)

  1953年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创办,1970年迁至镇江,更名为镇江船舶工业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并更名镇江船舶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船舶工业学院。1999年学校从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划转江苏省管理。1999年江苏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2000年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并入。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获评B-;控制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工商管理获评C。

  2、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源于1950年创办的中南兵工学校,在发展历程中曾更名为中湘干部学校、第二一二技工学校、湖北工学院、湖北机械工业专科学校、武汉机械工业学校、武汉船舶工业学校,1998年设置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已建成集船舶、交通、现代制造、经贸、建筑、旅游等多学科的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

  说明:

  1、双一流建设学科以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为准。

  2、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3、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


关注高考圈微信(vtstudy),与高考圈互动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来源:高考圈”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圈”,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网站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